智能停车行业资讯
联系方式
-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龙珠三路桃园名车广场A3栋4楼
- 电话:0755-83709783/83709623
- 传真:0755-83709761
- 手机:136 3162 2208
- 邮箱:szsfm1888@163.com
【广东省中山市】路边停车收费面临三大考验
根据最初的规划,实施路边停车是为了解决公共停车位资源紧缺、实现“提高路边停车位流转率、疏导路面交通等预期目标”。那么,一周年之后,这些目标是否在两个试点内实现?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路边收费车位的利用率、地点设置及收费形式都受到了一定的考验。
【现场观察】
利用率普遍不高周围免费车位大增
根据《关于试行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收费的批复》等相关文件,试点路段的具体收费标准为:半小时内免费,超过半小时不够1小时的收4元,1小时后每半小时加收2.5元,不足半小时的按半小时计费,24小时内同一车次最高收费40元。此外,当日22:30至次日8:30为免费停车时段。
中山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对莲塘北路实施停车泊位收费前后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统计,认为实行收费后“大大地减少了部分车辆长期占用停车位的现象,成功地将这些车辆引导到路外停放”。
然而,从记者走访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受访市民表示,两个路段的收费试点并未实现公共空间资源统筹利用等预期效果。据观察,无论是莲塘北路还是中山四路,自从实施停车收费之后,周边道路及街区衍生了大量“免费车位”,进而导致附近的人行道、街区道路等的空间更加拥挤:莲塘北路收费点让几百米开外的宏基路沿街拥挤不堪,商户为涌进店铺停车的现象极为头疼;中山四路收费点则催生了包括东裕路、库充大街及中山四路沿街办公楼空地在内的免费车位。据中山四路负责现场辅助咪表收费的工作人员透露,自实行停车收费以来,该路段的停车量下降了6成以上,非节假日期间190个车位的使用率不到一半;莲塘北路收费路段工作人员也透露,在非节假日期间,200个停车位利用率也不足半数; 相反,与中山四路停车收费位半米之隔的办公楼空地及附近的东裕路等路段,则停满了大量的私家车,停在免费空地的小车数量至少比收费车位的小车多10倍以上,收费车位与免费空地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
“既然设置路边停车收费的初衷是为了统筹公共空间资源有效利用,那么停车位的设置应该综合考虑地理区位、利用率等问题。”市民黄韵梁表示,“同样是布满商铺的老城区路段,民族路、太平路及拱辰路路段的路边车位直接占用了交通空间,使得原本狭小的道路更加拥挤,时常造成拥堵状况,这些路段更需要利用价格进行资源干预,更有进行停车收费的必要。”
【市场反映】
运营成本巨大两试点难实现盈利
“根据统计,收费首月共收取停车泊位使用费3万元。”根据中山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停车泊位使用率正逐渐提高,非繁忙时段停车率约5成,繁忙时段停车率最高可达9成。但对于两个试点满周年的整体运营情况,该公司并未透露。
“现在比刚开始的时候好一些,但也是很难停满的。最少的时候,一条路都看不到几辆车。”中山四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一条路配有2-4个停车协助员,除去人工成本、咪表建设成本,按照现在的经营状况来看,比较难实现盈利。”
今年5月,在中山实施路边停车收费半年之际,中山市停车场建设经营管理公司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城区路边停车收费试点的运营处于亏本状态。他认为,之所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只有两个试点路段,“面还没铺开”,待收费项目形成规模效应之后,“就会摆脱目前的状况了”。
不过,大部分受访的车主对停车收费试点起到的调解作用表示质疑。“主要是费用太不合理了。莲塘路是半小时免费,以后按5块钱一个小时计算,一天封顶是40元;但是大信的地下车库前两小时免费,超时按5元结算,显然比这个划算得多。”昨日,在莲塘北路购物的市民刘丽华对记者说。
莲塘北路收费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占据了大信商圈优势,逢周末及节假日该路段的停车情况有所好转,但最为火热的时候也极少出现车位停满的现象,平时上班日停车量一般不超过5成;中山四路的辅助工作人员也表示,该试点虽然占据写字楼优势,但因免费车位被大量挖掘,经营情况也不甚乐观。他坦言,最冷清的时候,一天的收入远不能支付员工工资。
【未来走势】
调整方案尚未出台市民盼重新规划
按照一年前的规划,试点满周年之后,物价局及相关部门将依据停车收费试点的经营情况、功能成效、路线设置等参数,视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过,从记者近日的采访情况来看,相关几个部门对未来的调整方案并无明确回应,周年运行数据也暂未公布。唯有中山市物价局明确表示,在价格标准方面,基于试行时间较短,数据系统性仍有待考察,因而周年后两个试点将继续按原有收费标准执行。
事实上,中山市路边停车收费项目自确定以来便在争议声中展开。今年年初,本报以《咪表收费车位持续遇冷》(见2012年2月9日《南方日报·中山观察》A02版)抛出了对路边停车收费利用率的思考,引起了市民及网友的关注。
值莲塘北路及中山四路两个试点迎来周年考核之际,有不少网友在微博及本地热门论坛上发表了对路边停车收费项目的看法。其中,一篇发表于On City论坛的《莲塘北路路边停车收费模式早该调整了》受到网民的关注,浏览量超过1700多人次。在这篇帖子中,网友“coslin6”指出了两个停车收费试点利用率不高、收费标准不甚合理、收费形式过于单一等几个问题,并提出了包括“市场导向原则、降低运营成本原则、信息开放,有效沟通原则”等在内的调整建议,得到了数十位网友的跟帖回应。
其中,路边停车咪表只接受咪表收费的收费形式也成为网友诟病的热点。目前,包括中山四路及莲塘北路在内的车位收费形式都统一用中山通付费,这对于没有办理中山通的车主来说是极大的麻烦。
“尤其是外地车,有时候来中山分公司这边办点儿事,为了停一次车办一张卡总是觉得说不过去。而且他们一定要限定某种形式来付款,感觉有点像强制消费。”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试点只限定咪表收费的形式过于单一,不方便市民交费。“我觉得可以开放现金收费形式,到时物业公司给个收据或者发票,方便所有有需要的车主停车。”网名为“birdfly”的网友建议,路边停车收费形式完全可以按照商场收费的形式操作,采用多种形式的收费方式,真正让市民感觉到路边停车收费的便利性和合理性。
“我认同以收费的形式来调整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也不怀疑这种做法对于加快车位流转率的意义,但是一个停车收费项目还是要结合它的位置和收费标准,这样才能达到项目的初衷。”昨日,在中山四路一家写字楼上班的陈怡桦先生对记者说。
延伸阅读:
城市道路智能停车收费方案>>>
发布日期:2012-11-16